(先提醒一下有點長喔!)
米娜,32歲,開開心心的結婚剛滿5個月,
還在習慣當一個太太,還在想要生一個寶寶,
就發現乳癌(晴天霹靂)。
2014年3月26日發現罹患乳癌1期
ER+/PR+/Her2 3+
腫瘤大小1.1cm
32歲復健科工作6年
發現異常
第一次是在洗澡的時候摸到右胸的5點鐘方向摸到一個滑動的小硬塊。
醫院檢查
我預約娘家附近的台安醫院檢查,
台安醫院檢查的環境非常溫暖舒適,
醫師先詢問我的家族是否有乳癌患者,
答案是沒有。
隨即安排超音波檢查以及觸診,
醫師在畫面上看了很久,
告訴我這是一個圓圓的纖維腺瘤,
不過依他的判斷最好還是切除好了,
因為腫瘤的外圍有一側有非常不明顯的絲狀,
有可能這不是一個典型的纖維腺瘤,
然後我就立刻安排了手術時間。
第二家醫院複檢(粗針切片)
回家後我仔細想想,看了超級多纖維腺瘤的資料,還是覺得怪怪的,
因此決定手術前幾天我掛號仁愛醫院想再進行一次檢查,
聽聽其他醫師的建議。
當天看診的醫師,
非常溫柔可靠的感覺,說話也溫溫的,
雖然看診的人非常多,
他還是仔細了解我的顧慮,然後一樣做了超音波檢查跟觸診,
檢查完醫師告訴我:
因為看起來確實是良性的機率大概有95%,
而且我年紀很輕加上沒有家族病史,
因此我可以選擇是否要在台安切除或再觀察一個月,
但是可能由於我的臉太焦慮了,
(又一直坐在那邊不走)
因此醫師就說不然可以幫我先切片,
看看結果如何,我再考慮接下來的步驟,
聽到這裡我其實已經放下心中一塊大石。
切片
我是在現場就立刻決定粗針切片的,所以就是自己一個人完成,
就是會先局部麻醉,
然後醫師用一個長長的管子戳到胸部這樣,
搭配超音波確定正確位置,
然後管子會發出釘書機的聲音,
抽取數次,
傷口剛好以內衣鋼圈壓住止血,
不會很痛,結束後我還回去上班。
看報告
3/26我下午請假掛了門診,
門診等了好久終於換我,
醫師打開我的報告,結果苦笑,
他說:妳今天是自己來嗎?(聽到這馬上心涼了一下),
沒有想到是不好的東西。
超音波看起來明明就是圓圓的,
結果竟然是拍咪呀假裝成好的,
天啊也太壞了吧(抖)(你是智慧型犯罪嗎?),
他還把檢體報告給我看,
告訴我他送檢體出去的時候上面有標註惡性腫瘤的機率是低於5%的,
結果沒想到就是惡性的。
這時候腦裡已經是一片空白了,
醫師詢問我是否已經結婚?
要我看Daniel方不方便趕過來?
我一時呆滯還跟醫師說:我先生上班很忙,我可以自己聽嗎?
結果醫師說:"我可以等到他來。
"現在回想起來好險醫師有等我的家人過來,
不過這一刻其實常常在我的腦裡重播又重播,大家都在的感覺果然比較好。
我剛結婚5個月,還在熟悉當一個太太,
結果第一次需要用到先生的地方竟然是聽病理報告,
我馬上聯絡Daniel跟家人,他們也很快就趕過來了。
更悲劇的是我聯絡Daniel說醫師想跟你聊一下的時候,
他還開心的說:難道妳懷孕了嗎!(呃)
辦理重大傷病卡
在等待家人的過程,醫師開出了一張乳癌的診斷證明,
要我先去辦理重大傷病卡(仁愛院內可以辦),
也去櫃台登記住院,
這時還是處於空白狀態,
登記住院的櫃台跟辦理出院的櫃台是同樣的,
隔壁櫃台剛好有一個老伯伯在辦理出院,
結帳金額是2萬,
我嚇一跳,
搞不清楚為什麼出院要2萬那麼貴,
然後書記問我要住甚麼房型,
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
因為從來沒住過院,
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這個瞬間印象很深刻,
因為很徬徨。
備註:生病2年後的現在再回想這件事,
覺得2萬簡直就是小數目,
因為額度內保險都會幫忙給付,
現在閉著眼睛都能辦好住院,
跟台大每個辦住院的人員都可以聊天了,
但是不會真的聊因為後面的人會一直看你,
排我前面的人在聊天我也會超怒 哈哈。
老公婚後以先生身分為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病理報告。
醫師拿出一張早期乳癌治療計劃單,告訴我我的病理資料是ER+/PR+/Her2 3+。
但是要先手術把腫瘤取出看大小才能確定是否要化療,
看起來應該是只需要搭配放射治療即可,之後再吃賀爾蒙藥物5年。
目前為止我都非常冷靜,還詢問了一些水腫方面的問題,
可是後來醫師接著告訴我:吃賀爾蒙藥的時間是不能懷孕的。
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無敵重大的打擊,
因為我跟Daniel在一起十年,會結婚有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我想要生寶寶了,
不過後來醫師有說我可以先吃兩年懷孕完再吃剩下的。
(補充:後來增加為先吃3年)
進行局切手術以及前哨淋巴檢驗
接著幾天後立刻安排手術。
手術過程非常快速順利,我最擔心的淋巴感染也確定沒有,只切除了前哨淋巴結7顆來檢驗。
住院的時候跟保險業務員聯絡癌症理賠的部分,
我才保險一年就用到理賠真的是太神奇了,
有種路上隨便買了一張樂透結果竟然剛好中獎的感覺,
也非常慶幸自己有保險,
(我之後選擇的化療藥物健保並沒給付,冷凍胚胎的手術費跟乳房重建手術費當然也是全部自費)
手術結果
後續看報告後由於我的腫瘤大於1cm(神奇的1.1cm),因此醫師建議我做化學治療,
這時我已經比較冷靜下來,就開始展開我的徵求第二醫囑之旅
(非常建議還是要多問一些醫師的建議,但是切記3個月開始治療黃金期),
非常感謝同事朋友與家人推薦醫師給我,只要是推薦的我幾乎全部都看過,
有趣的是每個醫師的觀點也不盡相同,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於這個疾病越來越了解,
因此也先進行冷凍胚胎手術(感謝萬芳醫院楊鵬生主任),
之後由於考量到教學醫院使用的藥物會比較新,
對於癌症也有很多實驗藥物的資訊,
最終並沒有在仁愛治療,也沒有選擇放射線治療,
我在台大醫院繼續後續的治療,
在兩個科別看診,
乳房外科王明暘醫師,血液腫瘤科張端瑩醫師都給我很完整的照顧,
但是還是非常感謝仁愛醫院給我的溫暖與協助
之後
局切之後後續經過化學治療,
選擇了切除重建之路以及我的復健人生。
後記:
1.醫師問診時有特別問我是否有特殊飲食習慣或吃甜的,
我自己的飲食習慣是不吃甜的(一般醫師會特別提醒不要吃甜的),
但是後來看書後發現其實像白飯也算是會產生糖份的食物,所以有調整一下飲食
2.生病的原因:很多時候各種原因交錯,內在的或外在的,我個人的想法極度追求原因有時是沒有意義的,
當然能知道哪裡不對是要去改變;
但是有時候醫師也不知道是什麼確定的原因,
正因為這樣,其實我非常不喜歡有人說些沒有科學根據的事來影響我的心情,
EX:你是不是不瞭解你的淺意識(蛤?這還是某位社工說的)滿讓人無言的。
3.拜託不要有負面的刻板印象,
之前還聽過:你們癌症的人就應該blablabala,不要看起來blablabal。
然後硬在我頭上夾髮夾.......。
拜託不要,我不夾是因為髮夾太失敗而且我已經32歲了我不想夾髮夾。
4.復健的重要:
台灣的復健醫療做得非常好,
乳癌手術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治療,
只可惜有時候醫院並不會主動提醒,
只是發一張薄薄的衛教單張讓大家自己做,
造成部分患者乳癌控制住了反而被淋巴水腫或是五十肩等疾病所困擾,
只要有拿淋巴結就要復健(前哨淋巴結也是),
希望大家能更重視術後復健,
尤其有些比較稍微年長的姊姊們根本不會知道常常發現已經很嚴重,
所以如果家人長輩有病史要互相提醒(一輩子都需要的),
讓生活品質上升(大喊)。
5.因為一直到現在大概2年過後因為療程的關係還是常常住院,
有保險相關疑惑的姊妹可以一起討論。
6.不要害怕治療,
不要害怕手術,
乳癌是個很普遍的疾病,
每年治療方式都在進步,
跟著醫師的腳步一定可以好起來的。
7.生病最容易慌張失心瘋,
皮包記得關好,
我化療期間沒吃任何營養品,
只吃食物,
大家體質都不相同可以看情況補給,
但是還是要以正統治療為主。